首页/教师资格证/高中/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高中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高中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收藏
参考人数1
人气1

包含试题

17

考试总分

133

及格分

0

考试时长

不限时长

做题模式

考试
练习

考试说明
所需费用 免费考试 / 原价 ¥ 0.00 / 每位考生可考次数不限 / 开通会员免费考
考试说明
本考试暂无特别说明,请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答题
试卷组成
单选题 含 14 题 ( 共28分 )
问答题 含 3 题 ( 共105分 )
考试时间
参加考试无限制,随到随考
  • 单选题
    1. 学习《记念刘和珍君》,教师向学生介绍其他叙事性散文。下列合适的是()
  • 单选题
    2.某教材设置了 “现当代戏剧鉴赏”单元,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梳理戏剧矛盾,掌握现当代戏剧基本特点。下列适合推荐的现当代戏剧作品是( )。
  • 单选题
    3.学习校本课程“有趣的对联”时,学生梳理下列三副对联所赞美的历史人物。以下梳理岀的答案,正确的是( )。(1 )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2 )金石文章空八代;江山姓氏著千秋。(3 )玉茗堂中传蝶梦;临川集上插芳馨。
  • 单选题
    4.教学《林黛玉进贾府》,教师设置的教学目标是“品味小说语言,赏析人物形象”。下列 教学环节与这一教学目标相吻合的是()
  • 单选题
    5."竹”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往往具有高洁、超脱、坚韧的意味。某教师引导学生梳理含有“竹”意象的诗词,下列不适合的是( )
  • 单选题
    6.教师引导学生研读“诸子百家经典”。下列作品适合作为该专题阅读书目的是()
  • 单选题
    7.教学《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在初步了解诗歌主要内容后,有学生举手说:“老师,我读 到的是海子的孤独感,而且他想摆脱孤独,所以他写道’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 劈柴,周游世界;另一同学发言:“老师,我也读到了海子的孤独感,但我认为他并不想摆脱 孤独,所以他写了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他说的是通信,而没 有说见面”。针对学生认识上的分歧,下列教师的教学行为,不恰当的是()
  • 单选题
    8.学习《鸿门宴》,教师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樊哙闯帐”部分,要求读出情节的紧张感, 读出不同人物的心理和个性特点。下列对该教师教学行为的分析,恰当的是(
  • 单选题
    9.《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课外阅读”提出具体教学建议,某教师依据这些 建议使用“语文读本”。下列使用方法不恰当的是()
  • 单选题
    10.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在引导学生品味诗歌语言、赏析意境之前,教师播放赤壁实 景图片并配以气势磅礴的音乐。下列对该教学资源使用的评价,禁修当的是()
  • 单选题
    11.阅读《我有一个梦想》导学案片段,按照要求答题。 任务一:初读课文,回答问题。 (1)演讲针对什么人? (2)演讲的时间、地点和场合分别是什么? (3)演讲要达到什么目的? 任务二:再读课文,分析文本结构。 任务三:三读文本,揣摩重要语段。作者从哪些方面提示了 100年后美国黑人的生活处境?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哪几段描述了马丁 •路德•金的梦想?请梳理并分析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 (3) 马丁•路德•金号召黑人采用怎样的方式实现梦想?反对哪些做法?任务四:角色扮演,体悟作者情感。 假设自己是作者,选择最喜欢的段落进行演讲,体悟其中蕴含的情感。 对上述内容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单选题
    12.阅读某教师教学《登高》的导入环节,按照要求答题。 提到杜甫的诗歌,我们自然想到他特有的“沉郁顿挫”的诗风。请看大屏幕:"'沉郁'指 内容情感,'沉'即'深',指内容的深刻、深广、深厚;'郁'即'积',指内容的凝重、含蓄,也 指题材严肃,意境雄浑,感情深沉。'顿挫'则指情感和音韵的表现技法;从情感抒发的角度, 指情感跌宕起伏,千回百折,郁结难舒。” 下面,我们就通过品读《登高》来体味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并探究这种诗风形成的原 因,尝试着更进一步了解“诗圣”杜甫。请同学们结合上面的解释讨论:你能从《登高》这首诗中读出“沉郁顿挫”的意味来吗? 对上述内容的相关分柝,正确的是()
  • 单选题
    14.阅读论文《发掘、发现、发展:作文教学指导的三个视角》的片段,按照要求答题。 作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和形成较强的表达能力,学生一旦 形成了这种习惯和能力,就将具备语言交流的主动性和文字表达的自信心,不但不怕作文,而 且会喜欢作文,会努力写好作文。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在作文教学中提出“发掘、发现、发展” 的指导理念:“发掘”就是发掘学生的写作潜能,“发现”就是发现学生作文的亮点和问题, “发展”就是发展学生的写作素养和写作个性。对上述内容的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单选题
    15.阅读综合性学习“古代诗文朗诵展示会”活动方案的片段,按照要求答题。 第一阶段,自选篇目,学生可从教科书、《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推荐课外阅读 篇目或其他书籍中,选择适合朗诵的古代经典诗文。 第二阶段,班级评优,学生自愿组合,自己排练,然后在班内展示,各班评选1〜2个优秀朗 诵节恥 第三阶段,年级展演,参演学生自聘指导教师,进行加工排练。评委团依据公开的展演评 价标准,对各节目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价,设置“优秀组合” “优秀个人” “最佳表演创意” “最 佳诗文改编”等多个奖项,让参演的学生人人有奖。对上述内容的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问答题
    阅读《锦瑟》教学实录片段,回答第16题。 案例: 师:作者回忆的是自己的“华年”,他的“惘然”之情,你们明白了吗? 生:好像明白了,“此情”表达的是作者对华年已逝的惘然,自己抓不住过去的那些美好, 感觉更加迷茫、凄凉。 师:现在懂这首诗的同学举手。大家相互看看,已经有很多人懂了,现在很多人考证,说 《锦瑟》……谁来说? 生:据说当时李商隐和一个宫女有过一段很美好的故事,但是后来他们分开了,这首诗是 用来怀念这段故事的。但也有人说他是自伤身世。 师:同学们很聪明。有人考证,说“锦瑟”是一个姑娘的名字,李商隐很喜欢她,但是两人 后来没成,所以这首诗是表达爱情主题的。又有人说这种解释不对,“锦瑟”是一种乐器的名 字,是李商隐的妻子王氏最喜欢弹奏的。明白什么了?生;这首诗是表达怀念,追悼亡妻的。 师:好的。又有人说,这首诗既不是爱情主题,也不是追悼亡妻,他表达的是自已诗歌创作 的特点,说这首诗是李商隐六百多首诗的“序”。现在李商隐的诗集中,比较好的版本就是这本 《李商隐诗歌集解》。“《锦瑟》是李商隐的一篇序文”这一观点是钱钟书先生提出来的。又有人 说,《锦瑟》这首诗是一首政治诗,所表达的是诗人自己一生不得志的怅然之情。还有人说,这 首诗不能用具体的内容概括,它所包含的内容彳艮多,既有对自己爱人的思念,也有政治上不得志 的怅然若失,可能还有很多很多……我们不能把它定为某个具体的意思。所以,“一篇《锦瑟》 解人难”啊!同学们,你们希望是哪一个?我们如何去认识它呢?(眼神充满期盼) 生:我觉得诗人创作时不可能把所有的东西都想到了,然后写成一首诗,这些“可能”春 是后人附加的。诗人是依托自巳当时所处的情境写成的,所以只有了解诗人的生平等情况, 才能理解。 生:这个是读者和作者之间的关系。这首诗有作者的意义,而读者在读的时候会有自己的 读者意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林黛玉"。 师:同学们开始懂诗了,刚才两位同学的发言,涉及我们中国古代诗论非常重要的两种基 础观点:“知人论世”和“诗无达诂”。这里有一个读诗的规律问题,老师读了几十年诗,现在 才懂了 一点点。同学们可以试着用这两种方法解读诗歌。 师:给大家布置个作业。刚刚有同学说,对于李商隐的生平不太了解,那么同学们回去的 作业就是去查找资料,写一篇随笔,题目是'%锦瑟》背后的故事”。 问题:16.(1) “一篇《锦瑟》解人难”,请结合案例,说明教师是如何解决这个教学难题的。 (10 分)(2)请说明教师介绍《锦瑟》主题的不同解说可以起到什么作用。(10分)

暂无任何记录

客服客服

客服客服

客服客服

客服QQ
微信扫一扫
自助开通会员后联系客服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全网虚拟资源宝库网 ( 蜀ICP备13002521号-1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