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熊猫被称为“国宝”,不只是因为萌。 它是中国的重型杀伤性武器,肩负着吃穷外国的艰巨使命。 当然,大熊猫从没完成过任务。不仅没吃穷他们,还给他们创收。
(日本上野动物园) 毕竟资本主义国家的动物园也不傻,他们接收大熊猫,是政治行为,但更是商业行为。 土豪也养不起的大熊猫 在外国,养熊猫要花多少钱? 养熊猫的费用,主要分为三部分:租金、食物、场馆。 先说租金。 上世纪50年代,中国的“熊猫外交”还全是无偿赠送的。到1982年,市场经济嘛,资本主义的钱不挣白不挣。
一般而言,每只熊猫每年的租金是100万美元;如果熊猫生宝宝,租借方每年要向中方多付60万美元。 例如,在2015年10月13日,加拿大的熊猫“二顺”生下一对双胞胎,加方每年便要付220万美元的租金。 而且,中国拥有全部熊猫的所有权。租期到了就得回国,熊猫宝宝三岁时,也得返还中国。另外,如果熊猫非正常死亡,租借方需赔偿50万美元,遗体归中方所有。 但是,这种“不平等条约”,很多国家抢着签。
其次,是食物。 熊猫不仅是吃货,还是个挑剔的吃货。 这世界上1200多种竹子,熊猫只吃其中的二三十种。这还没完,有的熊猫任性得很,这周吃着挺香的竹子下周碰都不碰,甚至对产地还有要求,并且食物和水都要求纯天然无污染。 而由于竹子的低营养和低消化率,它们得不停地吃,每天进食时间超过13小时,成年大熊猫每天要消耗15到30公斤竹子。
以前在亚特兰大动物园,有6个人专门负责为熊猫找食材,每天疲于奔命...有时,找遍方圆160公里,也没合适的,还得进口。曾经,动物园一度要陷入断粮危机,还号召市民种竹子,1000多名群众乖乖地种上了竹子。 2004年,两只大熊猫光是在吃喝上,就花了亚特兰大动物园50万美元。
最后,是场馆费。这点因国而异。 荷兰为了租到熊猫,求了中国15年。前年,中国终于答应租给他们两只熊猫,“星雅”和“武雯” 。 15年委屈,一朝尽散。为了熊猫,荷兰下了血本。 先是一口气租个15年(一般租期为10年),光租金就得交3000万美元! 接着,耗资700万欧元盖了个豪华熊猫馆!或许,应该叫行宫。
按照西方发达国家的调性,做事爱磨洋工。但不到9个月,熊猫馆建好了.... 熊猫馆占地9000㎡,包括寝宫、活动区、诊所、食物区...连育婴室都准备好了。 因为担心熊猫水土不服,整个熊猫馆的所有材料都空运自中国,建造团队请的是中国匠人师傅,建筑工人也是中国人。
再看比利时的熊猫馆,一点不输荷兰。这个中国园林式的熊猫馆,最终耗资800万欧元!
明年,哥本哈根动物园也将迎来两只熊猫。为此,园方特地请来世界知名建筑事务所BIG和Schønherr Landscape Architects联合设计熊猫馆,预算高达2000万欧元! 整个熊猫馆呈圆形,四周由玻璃幕墙围起,便于游客从各角度观赏。在设计中,还模拟了太极图案里的阴阳分布,给天生喜爱独居的熊猫创造了两个相似但独立的自然环境。
除了这三大支出,每年人员、医疗、保险等方面的花费,加起来也上百万美元。 养熊猫这么费钱,外国动物园怎么还抢着要呢?甚至举债租熊猫、建馆。 这就取决于,民众对熊猫的态度了。熊猫带来的流量太可怕了。 去国外,就是去登基 在美剧《女国务卿》中,中美发生矛盾,中方的反击之一是:把熊猫还给我们!
有人便分析,如果熊猫被要回去,甚至会影响美国大选...
都说艺术源于生活,其实现实生活,远比艺术疯狂。 熊猫在国外,接受的是帝王级待遇。 去国外时,专机、专车来接。
(2011年,“甜甜”“阳光”去英国) 去荷兰时,同样是专机接送,还有十几辆引导车和警车开道。
落地时,几乎都是国家元首亲自接驾。 比如加拿大,当年是总理哈珀携夫人迎接;比利时,来的是首相迪吕波;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亲自接风洗尘。
(比利时前首相迪吕波) 2014年,熊猫到比利时。飞机落地时,两个高压水枪对飞机进行 “接风洗尘”,据说这是他们机场迎接贵宾的最高礼节之一。 难怪有人评价,“熊猫以为被流放边疆,没想到是去即位登基了。”
不过,政府重视,也许是出于政治的考虑。只有民众的反映,才更显大熊猫的魅力值。 去年熊猫到荷兰时,已是夜晚,仍有数以百计的群众,静静等待。
2011年,熊猫抵达英国,腐国人民也是夹道欢迎,路上军乐演奏。熊猫“甜甜”怀孕时,公园上空严格禁飞,生怕打扰它。
因为熊猫,比利时国内还吵出了“政治矛盾”。两只大熊猫落户的是位于比利时南部的天堂动物园,但北部的安特卫普动物园认为,总理是因为他们不处于法语区,才不肯让历史更悠久且有照顾大熊猫经验的安特卫普动物园接收大熊猫。 美国这边,对待熊猫有如亲儿子。熊猫宝宝会走路了,吃竹子了,过生日了,都能上头版新闻。 2010年2月5日,熊猫“泰山”租期已满要回国,民众、媒体顶着鹅毛大雪前来送行。
去年,熊猫“宝宝”回国,《美联社》《华盛顿邮报》等各大媒体都走起了煽情路线。
美国网友问,“不能用特朗普换吗?”日本方面,对熊猫更痴迷。 几年前,熊猫宝宝出生6天后夭折,62岁的园长在发布会上潸然泪下,民众强烈要求园方向中国道歉。
去年6月,熊猫“香香”出生,立即成为日本“国宝”。一直到今年2月份,民众都只能抽签进入参观,中签率最低至1/144。就算有幸中签,其实也就只能看不到2分钟... 后来随着香香长大,动物园增加名额,民众不用抽签了,先到先入,结果熊猫馆外大排长龙。
为了缓解矛盾,动物园请来日本视频运营商J-Stream做直播。开放当日,网站访问量达115万次。第二天,J-Stream股价一度涨停板。 知乎上还有网友分享的一系列有趣事例。
有如此人气,也就不难想象“一只熊猫拯救一个动物园”的传说了。
令人眼红的熊猫经济 熊猫的赚钱能力,羡煞旁人。毕竟,它摔个跟头就能入选路透社2016年度图片、《时代周刊》2016年度动物图片、《大西洋月刊》2016年度新闻图片。
最明显的是门票和周边。 比利时的天堂动物园,自从来了大熊猫后,全年游客增长47%,节假日基本爆满。前年,熊猫宝宝诞生,工作人员都激动哭了,说是为保护熊猫做了贡献。你信么?
熊猫到后,天堂动物园股价单周涨幅34.55%,雄踞148家上市公司之首。 2005年,熊猫“泰山”在美国初次亮相,1.3万张门票2小时内全被订光,官网瘫痪,3000家媒体争相报道... 1972年,熊猫首次出现在日本,动物园游客人数破历史记录,达566万人,直接产生的经济效益约合人民币9亿元;去年,熊猫“香香”出生,上百家商铺做出了“香香”的主题商品,大赚了一笔。
法国的博瓦尔动物园,在熊猫来到当年,游客人数激增60%,突破100万人次。自那以后,动物园每年都要从中国进口十个集装箱的熊猫毛绒玩具。 而且,很多熊猫馆还单独收费。比如西班牙的动物园,门票20欧,想看熊猫还得再掏18欧。 除了门票和周边,熊猫对商圈的改造能力,更是惊人。
熊猫到了法国后,直接拉动了当地房产行业。动物园新建了一家仿照迪士尼模式的新酒店,不够住,后来又从国家手中收购了宪兵营地将其改为旅馆。 2006年,日本诞生一对大熊猫,在日本国内旅游业不景气的情况下,白浜当地旅馆的入住率同比增长30%。 去年因为香香出生,日本专家预测商圈至少有20%的销售额增加,大约能产生400亿日元的经济效益。
(熊猫“香香”) 甚至,日本动物园周边的上市公司,愣是变成了“熊猫股”。最出名的,莫过于上野动物园附近的两家餐厅,“东天红”和“精养轩”。去年2月,因为两只大熊猫自然交配的消息被曝光,“东天红”的股价大约上涨了30%;“精养轩”的股价涨了21%。 去年12月,香香首次公开展出,“精养轩”股价连续涨了8个成交日,股价是之前的2.5倍。
不仅是周边商铺,在日本,哪家媒体第一时间报导了熊猫怀孕或分娩等好消息,股价也会应声上涨... 与之相对的是,2012年日本有一熊猫宝宝夭折,动物园周边所有商铺股价立即暴跌。 迄今为止,租过大熊猫的国外动物园,据说只有亚特兰大动物园有过亏损(打得一手烂牌)。 结语: 今年3月22日,日本发行量最大的《读卖新闻》报道,他们获悉日本政府向中方提出了租借大熊猫的请求。
要知道,现在日本境内已经有9只熊猫,他们还嫌不够... 果然,日本经济不景气,只能靠大熊猫来刺激了吗?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全网虚拟资源宝库网 ( 蜀ICP备13002521号-1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