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到2013年我在腾讯上班,在游戏部门做一个普通的游戏策划。在公司的几年我的绩效一直很一般,2013年实在混不下去了,于是离职创业。 我还有个跟我同年进入腾讯的大学同学,在腾讯混的风生水起。如今他已经成了一个数亿DAU业务的负责人,隔三差五还能跟小马哥一起开会。 除了隐隐感到一丝庆幸当年选择离开公司,我也常常反思:当年到底什么地方没做对,导致我混的那么差?做了几年CEO之后,我终于有了一些新的视角,新的领悟。 虽然我的读者里很多是创业者,但我也相信有很多在大公司工作的朋友。跟你们分享,希望对你们也有帮助。 跟领导建立有质量的关系 刚刚开始工作的的那几年,我有一种天真的假设,就是埋头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可以了。如果事情做好了,领导自然会看到,领导自然会充分理解每个人的工作,领导一定会公平地给每个人机会。但可惜的是,这些假设,都是错的。 这个数字乍一听有点吓人,但很容易理解。因为领导有分配工作内容的权力,且领导当然十分清楚哪些工作容易出彩,哪些工作全是坑,而又有哪些工作,可以锻炼人的能力。 表达合理诉求,也能提升关系质量。诉求可以是升职、加薪,也可以是学习和发展的机会。我以前很怕跟领导说自己需要什么,以为领导会为我考虑、为我安排,但其实领导往往不会。 我现在作为CEO,其实很欢迎公司有同事来给我提出诉求。因为有诉求,常常也意味着有上进心、有饥渴度。好的公司,需要很多饥渴的人。 搞好关系,并不意味着要送礼、拍马屁、阿谀奉陈。实际上,如果一个人被贴上了爱拍马屁的标签,那对于智力正常的领导而言,可信任度就会大大降低。 提升视野,跳出惯性与舒适区 大部分人的职业生涯是沿着惯性前进的。我在腾讯近四年的时间,只待过一个项目组,只接受过来自上级的部门内调动,却从来没想过换个地方看看机会,做出自己的主动选择。 参加面试有非常多的好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好处是:站在他人的视角,更加了解自己在整个行业中的位置。面试的过程中,面试官会问很多问题,而这些问题就可以作为自己成长的指南针。 最后,面试一定会有一个录取或不录取的确定反馈,这些反馈也会帮助自己改进。 当然,主动去接受这样的反馈,是很痛苦的。 有时候,会有同事找我聊天,觉得自己成长遇到了瓶颈。我常常会给出建议:你出去面试一圈看看。很少有人真的采纳我的建议。 但如果真的出去面试的人,往往立刻就能看到工作状态的变化,因为他们获得了很难得的从外部审视自己的机会。 不关注短期收入,更关注能力提升 前面说过,我在腾讯的一个项目组待了4年。除了惯性,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我很期待项目上线后的奖金。 可能很多战略战术调整,还没执行完,负责人就换了。他回答说:确实是这样。但是如果你真的想把一家公司做几十年,以培养人为目标,那这么做就是值得的。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全网虚拟资源宝库网 ( 蜀ICP备13002521号-1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