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商业地产人士关心的是怎么把商业做得更好,然而孙天立却恰恰是商业地产里的另类。孙天立把大家最关注的商业,改成了写字楼;孙天立改了5万平米,却花了3个亿。 用互联网思维做的项目如何,北京中粮广场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天立用实战效果来说话。让孙天立引起业界高度关注的,是经过团队抉择而改造的北京长安街项目。 在孙天立看来,做好商业地产有三点是需要审视的:首先选择大于努力,其次越难走的路越精彩,第三则是过去已去、未来已至。 对于选择大于努力,孙天立认为如果选择的方向不准确,投入的越多,方向偏差也就越大。因此在一个区域做什么业态,应该首先从业主的角度出发,来看项目的区位等方向性的判断,其次看项目的设计,再来看它是否值得花精力运营并预测有怎样的未来。 而在这此环节中,对于方向的把握和判断,则是做城市中心商业项目改造特别重要的环节。孙天立是幸运的。因为他接手的位于北京长安街彩虹桥最顶头的中粮广场,从位置上来看具有不错的先天优势。 随着时世变化,中粮广场运行到2013年、2014年前后,这个项目不得不做出改变,并面临着选择。中粮广场在最高峰的时候,仅C座一年就能贡献6000多万的销售收入。可是到2013年、2014年,这个项目差不多每年的收入同比下滑24%。 进入选择期之际,是北京、上海、深圳很多写字楼正进入低谷期,而这个旧楼已经建成近20年。在对项目研判过程中,团队认为这是由历史原因造成的。在最艰难的时候,孙天立坚信,越难走的路,也越精彩。而这触到了真正的运营:选择一条最艰难的路去走。 对市场进行研判并对客户展开充分的调研后,团队还是做出了决定:要进行再次的定位和改造。孙天立团队,开始实施他们的改造计划。 改造前的中粮广场基本上就是一个老旧商场的造型,从行业情况来看,一般项目改造后出租率只有40%左右,可中粮广场却完成了突破。 在改造的第一个完整年度,六月底开业,C座已经达到了92%,整体的中粮广场的出租率已经达到了96%。在北京CBD要放量的当口,平均租金上涨了15%。 对于互联网思维,很多人认为像中粮这样的央企好像不太适合干这样的事。但是中粮在改造的北京长安街项目中用实际案例做出了具有互联网思维的事,并在地产界引起了不小的关注。 本文来自生意我最行,创业家系授权发布,略经编辑修改,版权归作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 关注创业家公众号(ID:chuangyejia),读懂中国7000种赚钱生意 ]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全网虚拟资源宝库网 ( 蜀ICP备13002521号-1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