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某衬衫厂老板的儿子金波对父亲的企业没有兴趣,转而进军夜市,摆起了地摊。 高中毕业不久的金波,一身价值数千元的名牌着装与略显瘦小的身躯看似有几分的清秀和时尚,谁也不会把他跟夜市地摊人联系起来。正是这位父辈拥有数百万身价的22岁小伙子,在义乌三挺路上的夜市地摊上游刃有余,生意做得有声有色。金波认为夜市做生意谈不上仔细调研、反复琢磨,自己做生意一凭眼光二凭信心。 他说自己每天从下午5点多开始摆货,做到凌晨1点左右回家打理一下,凌晨3点就连夜坐车去外地进货,这样到了进货地方刚好对方开门营业,进完货后返回义乌,开始张罗晚上的生意。这个流程也是整个夜市经营者的轨迹,大致如此,根本不觉得任何劳累。做生意总是要辛苦一点的,能为自己的兴趣打工,很快乐。 金波的父母所创办的衬衫厂已经有10多年了,生意也非常稳定,企业规模上百号人,资产数百万元。金波现在关心的是属于自己的夜市地摊生意,而且目前生意比预期的理想,保守估计一年做下来赚5万元绝对没有问题。 金波说自己在经营夜市的同时,还在淘宝网上开了店铺,所经营的范围跟夜市摊位一样非常有特色,几乎把女性所喜爱的东西诸如女性箱包、韩流服饰、头巾等全部都搬到店铺上。做夜市生意要抓住时尚流行心理和流行元素,在店铺和摊位之间不断调货,结合网络和实体之间的互动经营,金波对此津津乐道为“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金波表示,他对自己的选择并不感到后悔,反而有一种成功的欣喜,他说在自己周围还有不少类似于自己的创业者,义乌人创业从不讲究面子问题,要面子难有金子。 老板的儿子去摆地摊值不值得?这成了身边亲戚、朋友争议的焦点。在夜市,我靠自己的劳动赚钱,跟别人无关,我也不去跟别人比什么。金波对这些无聊的争论并不当回事,他说在义乌上班要比做生意难度大,自己是在享受做生意。 金波父亲的生意伙伴刘先生认为,生意不分大小,既能自食其力又可以锻炼自己,不管做什么都应该支持和肯定。据义乌三挺路夜市管理办公室有关资料显示,从1988年7月,在义乌县前街与南门街形成夜市,有摊位34个,年成交额60余万元的规模至2001年开始的三挺路夜市,已经发展到763个夜市摊位,不足1公里的夜市摊位市值超过百万亿元人民币。 市场繁花似锦,充斥着灯红酒绿。在这里,以一个做生意的人拔地而起,成就了一个又一个富豪。 本文来自生意经,创业家系授权发布,略经编辑修改,版权归作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 关注创业家公众号(ID:chuangyejia),读懂中国7000种赚钱生意 ]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全网虚拟资源宝库网 ( 蜀ICP备13002521号-1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